近年來,一些政府官員以“會員”身份出入于包括餐飲、休閑娛樂和私人會所在內的高檔消費場所,相對隱秘地進行奢侈消費,“會員卡”已經逐漸變成官員滋生腐敗的溫床。
會員卡本來只是一種憑證,它具有一定價值、金額或消費次數,持卡人可以會員身份憑此消費、免于付費或享受折扣。但由于會員本身就體現了一種身份——即有錢都未必能跨越的一道門檻,況且還能滿足受賄人的虛榮心,比如像高爾夫俱樂部之類的奢侈消費活動,還能實現受賄人的獵奇心理以及自我品位的肯定,這些甚至有時比現金更能打動受賄人。
比如美容卡,就具有極強的隱蔽性,一般大額不記名、多人共用、發票名目隨便開。不同價位的美容卡有不同種的優惠措施,價值少則幾千元,多則幾十萬元。再加上該卡具聯名使用的“空卡”就更加“安全”,受賄者只需知道卡號,就可以簽單消費,非常隱蔽,查起來難度也很大。
與美容卡功能類似的還有健身卡。與美容卡相比,它更易促進雙方感情。行賄人逢年過節送一些健身卡之類作為長期“投資”。送健身卡既能讓受賄人得到實際利益,還在心理上體現出行賄人對受賄人身體健康的關心,比較容易促進感情。
再比如加油卡和購物卡。加油卡數額合適、較實用。一些加油卡長期有效,全國通用,號稱一卡在手,走遍天下,在一些連鎖超市里,此卡還可以購物。而購物卡則由于身著“人情”外衣,且不與金錢直接接觸,購物卡的出現讓部分領導干部找到了“安全感”。而相伴而生的各類高價回收機構,更讓“持有者”沒有“后顧之憂”。
與傳統腐敗方式不同,“會員卡腐敗”是具有一定的隱蔽性的變相腐敗。一方面,會員卡不是現金,表面上只是代表會員身份的憑證,但實質上持卡者可以會員身份進入消費娛樂場所,憑此消費、免于付費或享受折扣,具有現金同樣的功能。另一方面,官員憑借“會員卡”進入隱秘的高端消費場所吃喝玩樂、揮霍浪費,可以很容易躲避有關部門的檢查、媒體的曝光和公眾的監督。
會所腐敗難查之所以難被查處。原因在于幾乎所有的私人會所,都會對會員和客人的身份守口如瓶,十
分強調隱秘性。有的會所門口不掛牌,有的只認人不認錢,不是圈內人不接待,不同時接待兩撥客人;有些會所的服務人員經過專門的私密性要求培訓;還有一些高級會所有一項“貼心”服務——用一種特制的罩子將車牌蓋起來。有的提供諸多高端服務,最大限度滿足受賄官員的精神享樂,從而收買權力,達到預期的目的。對于普通百姓來說,他們只看到高級轎車進進出出高檔會所,卻無從知曉里面的人干了些什么。
世界上不少國家都明確規定,嚴禁政府工作人員參加商人出錢組織的娛樂休閑活動,對持有奢侈消費場所“會員卡”也有諸多限制。在我國,盡管各級紀檢部門都出臺了類似規定,但在具體操作層面具有很大的缺陷。此外,目前我國尚無專門針對“會員卡”發行和使用的法律法規,因而“會員卡腐敗”也就長期處于灰色地帶,成為腐敗滋生的溫床。
“會員卡腐敗”滋生的背后,存在著監管真空、制度缺失等深層次問題。因此,整治“會員卡腐敗”,必須堅持標本兼治,除了要下力氣清“卡”,還必須打好“組合拳”。一方面,要加強對會員卡、以會所為代表高消費場所的監督管理,嚴格落實各類“會員卡”的購買、使用實名登記制度,加大擊查處力度,消除監管真空。另一方面,要加強監督問責,堵住制度漏洞,通過體制機制規范,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,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,斬斷背后的利益鏈,杜絕各種“權力尋租”、“利益輸送”的可能,斬斷暗中收、送會員卡的手。